帝國的思考 新书_图书内容介绍_剧情呢
剧情呢 国产剧 港剧 泰剧

帝國的思考读书介绍

类别 页数 译者 网友评分 年代 出版社
书籍 368页 2019 衛城
定价 出版日期 最近访问 访问指数
NT$450 2019-07-01 … 2020-03-01 … 68
主题/类型/题材/标签
殖民主义,台湾,历史,日本,日据台湾,日本史,繁体,知识生产,
作者
松田京子      ISBN:9789869716512    原作名/别名:《帝国の思考: 日本「帝国」と台湾原住民》
内容和作者简介
帝國的思考摘要

這個時代,原住民居然是不被當「人」看待的

在這種偏見背後,是由怎樣的「思考」所支持著?

殖民的暴力,除了肉眼可見的直接暴力,還有隱微難見的間接暴力。

所謂支配,不只是制度的支配,更包含文化與知識的支配。

本書從日治時期的原住民治理,窺探帝國主義「力量」與「學知」如何交織。

「當今臺灣同時蒐集數千年來活歷史於一島地內,其統治之複雜,超乎想像。」——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 後藤新平,一九○一

自從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簽訂,臺灣正式成為日本「帝國」第一塊海外殖民地。然而,一如後藤新平所言,治理這塊殖民地既複雜也並不容易,究其原因,正是因為「數千年來活歷史於一島地內」。對於當時的統治者日本人來說,臺灣既有著漢民族系的住民,還有著另外一群在文化上截然不同的臺灣原住民。對於前者,在治理初期尚可以藉由「同文同種」之類的論述作為切入點,然而對於後者,來自帝國的殖民者勢必得...

這個時代,原住民居然是不被當「人」看待的

在這種偏見背後,是由怎樣的「思考」所支持著?

殖民的暴力,除了肉眼可見的直接暴力,還有隱微難見的間接暴力。

所謂支配,不只是制度的支配,更包含文化與知識的支配。

本書從日治時期的原住民治理,窺探帝國主義「力量」與「學知」如何交織。

「當今臺灣同時蒐集數千年來活歷史於一島地內,其統治之複雜,超乎想像。」——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 後藤新平,一九○一

自從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簽訂,臺灣正式成為日本「帝國」第一塊海外殖民地。然而,一如後藤新平所言,治理這塊殖民地既複雜也並不容易,究其原因,正是因為「數千年來活歷史於一島地內」。對於當時的統治者日本人來說,臺灣既有著漢民族系的住民,還有著另外一群在文化上截然不同的臺灣原住民。對於前者,在治理初期尚可以藉由「同文同種」之類的論述作為切入點,然而對於後者,來自帝國的殖民者勢必得要採取一套全然不同的統治策略。

總督府對原住民的統治方針,歷經最初消極的「撫綏」主義,轉為以「取締」為中心的積極介入政策,再到投入大量兵力的「討伐」作戰「五年理蕃計畫」,以武力強迫原住民服從;而在一九三○年的霧社事件之後,原住民政策再度轉變,當時的日本在台知識份子也對原住民的文化有了不同的看法及論述。本書徹底檢討了領臺的一八九五年,乃至總力戰體制成形的一九三七年,這總共四十餘年間的原住民治理,並分別從政策面、法律面、學術面、文化面等,細緻考察不同領域間論述的互動,從中挖掘出深層的「帝國的思考」。

所謂治理,從來都不是只有政策與制度,而且就連看似平穩的表面,底下依舊潛藏著帝國的暴力。過往對於臺灣殖民統治的研究,絕大多數都把焦點放在漢人族群身上,然而,往往必須要在最邊緣的族群身上,才能看見統治者最深刻的矛盾。也正因為本書把焦點放在原住民這個絕對少數的弱勢族群身上,故能在武力之外,從殖民帝國主義的再現策略中,在法律、學術、藝術文化這些層面的深處,看見共通的「帝國的思考」是如何彼此交織、合謀,最終完成殖民地支配。

本書特色:

◎重要研究成果

松田京子教授繼《帝国の視線》之後,累積十年之研究成果,替相關研究立下新的基石。松田教授在前書關注1903年的大阪內國勸業博覽會,本書延續前書路線,持續探討殖民帝國主義之文化支配,但視野則更加開闊,時間歷程拉長,考察面相也更為廣泛,故能匯聚既有相關研究之精華而更進一步。

◎填補知識空缺

本書關注臺灣原住民在一八九五年至一九三七年間的情況,而相關的主題,先前也已經有兩部重要著作翻譯出版,分別是近藤正己《總力戰與臺灣:日本殖民地的崩潰》與松岡格《「蕃地」統治與「山地」行政: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》。這兩本書,一本討論戰時下(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)臺灣的殖民地統治,另一本討論三○年代至九○年代間臺灣原住民政策的轉換與繼承。而《帝國的思考》關注的年代正好補上前兩部著作之外的空白,替相關研究描繪出更全面的面貌。

◎史料徵引廣泛

由於原住民卻乏文字書寫系統,史料也相對缺乏,連帶也增加了相關研究的難度。為克服此點,本書廣泛徵引當時各種不同角度的文獻資料,以對照、批判的精讀手法,鋪陳出日治臺灣原住民統治政策史以及其背後的「思考」。

◎反思當代世界

本書雖然是歷史研究、關注上個世紀初的「帝國」日本型態,然而在當代世界,這種類似「帝國的思考」仍並未消失。以科學之名、以理性之名,看似中立客觀,背後卻可能隱藏著高低階序與種種歧視。本書考察史料,透過種種矛盾來深入分析帝國意識形態,在我們面對今日世界的種族議題、邊緣族群議題、弱勢者議題時,亦能有所啟發,成為反思借鏡。

各界推薦:

瓦歷斯‧諾幹(作家)

呂紹理(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)

孫大川(監察院副院長、臺灣大學臺文所兼任副教授)

陳計堯(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)

陳培豐(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)

陳偉智(臺灣史研究者)

張隆志(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)

詹素娟(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)

作者簡介

松田京子

現任南山大學人文學部教授,長期研究近代日本與東亞地區的文化交流史,此外,也關注臺灣日治時期的原住民相關政策制度、再現等,並由文化史的角度進行考察。著有《帝国の視線―博覧会と異文化表象―》(2003)。

譯者簡介

周俊宇

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,日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候選人,現任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PD(早稻田大學),博士論文主題為近代日本有關臺灣漢人的民族性論述。著有《黨國與象徵:中華民國國定節日的歷史》及學術論文十餘篇。另譯有《日本政治史》(合譯)、《「蕃地」統治與「山地」行政: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》、《近代日本思想史》、《戰後臺灣政治史: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》(合譯)、《國旗、國歌、國慶:近代中國的國族主義與國家象徵》等書。

作者简介

這個時代,原住民居然是不被當「人」看待的

在這種偏見背後,是由怎樣的「思考」所支持著?

殖民的暴力,除了肉眼可見的直接暴力,還有隱微難見的間接暴力。

所謂支配,不只是制度的支配,更包含文化與知識的支配。

本書從日治時期的原住民治理,窺探帝國主義「力量」與「學知」如何交織。

「當今臺灣同時蒐集數千年來活歷史於一島地內,其統治之複雜,超乎想像。」——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 後藤新平,一九○一

自從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簽訂,臺灣正式成為日本「帝國」第一塊海外殖民地。然而,一如後藤新平所言,治理這塊殖民地既複雜也並不容易,究其原因,正是因為「數千年來活歷史於一島地內」。對於當時的統治者日本人來說,臺灣既有著漢民族系的住民,還有著另外一群在文化上截然不同的臺灣原住民。對於前者,在治理初期尚可以藉由「同文同種」之類的論述作為切入點,然而對於後者,來自帝國的殖民者勢必得...

這個時代,原住民居然是不被當「人」看待的

在這種偏見背後,是由怎樣的「思考」所支持著?

殖民的暴力,除了肉眼可見的直接暴力,還有隱微難見的間接暴力。

所謂支配,不只是制度的支配,更包含文化與知識的支配。

本書從日治時期的原住民治理,窺探帝國主義「力量」與「學知」如何交織。

「當今臺灣同時蒐集數千年來活歷史於一島地內,其統治之複雜,超乎想像。」——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 後藤新平,一九○一

自從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簽訂,臺灣正式成為日本「帝國」第一塊海外殖民地。然而,一如後藤新平所言,治理這塊殖民地既複雜也並不容易,究其原因,正是因為「數千年來活歷史於一島地內」。對於當時的統治者日本人來說,臺灣既有著漢民族系的住民,還有著另外一群在文化上截然不同的臺灣原住民。對於前者,在治理初期尚可以藉由「同文同種」之類的論述作為切入點,然而對於後者,來自帝國的殖民者勢必得要採取一套全然不同的統治策略。

總督府對原住民的統治方針,歷經最初消極的「撫綏」主義,轉為以「取締」為中心的積極介入政策,再到投入大量兵力的「討伐」作戰「五年理蕃計畫」,以武力強迫原住民服從;而在一九三○年的霧社事件之後,原住民政策再度轉變,當時的日本在台知識份子也對原住民的文化有了不同的看法及論述。本書徹底檢討了領臺的一八九五年,乃至總力戰體制成形的一九三七年,這總共四十餘年間的原住民治理,並分別從政策面、法律面、學術面、文化面等,細緻考察不同領域間論述的互動,從中挖掘出深層的「帝國的思考」。

所謂治理,從來都不是只有政策與制度,而且就連看似平穩的表面,底下依舊潛藏著帝國的暴力。過往對於臺灣殖民統治的研究,絕大多數都把焦點放在漢人族群身上,然而,往往必須要在最邊緣的族群身上,才能看見統治者最深刻的矛盾。也正因為本書把焦點放在原住民這個絕對少數的弱勢族群身上,故能在武力之外,從殖民帝國主義的再現策略中,在法律、學術、藝術文化這些層面的深處,看見共通的「帝國的思考」是如何彼此交織、合謀,最終完成殖民地支配。

本書特色:

◎重要研究成果

松田京子教授繼《帝国の視線》之後,累積十年之研究成果,替相關研究立下新的基石。松田教授在前書關注1903年的大阪內國勸業博覽會,本書延續前書路線,持續探討殖民帝國主義之文化支配,但視野則更加開闊,時間歷程拉長,考察面相也更為廣泛,故能匯聚既有相關研究之精華而更進一步。

◎填補知識空缺

本書關注臺灣原住民在一八九五年至一九三七年間的情況,而相關的主題,先前也已經有兩部重要著作翻譯出版,分別是近藤正己《總力戰與臺灣:日本殖民地的崩潰》與松岡格《「蕃地」統治與「山地」行政: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》。這兩本書,一本討論戰時下(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)臺灣的殖民地統治,另一本討論三○年代至九○年代間臺灣原住民政策的轉換與繼承。而《帝國的思考》關注的年代正好補上前兩部著作之外的空白,替相關研究描繪出更全面的面貌。

◎史料徵引廣泛

由於原住民卻乏文字書寫系統,史料也相對缺乏,連帶也增加了相關研究的難度。為克服此點,本書廣泛徵引當時各種不同角度的文獻資料,以對照、批判的精讀手法,鋪陳出日治臺灣原住民統治政策史以及其背後的「思考」。

◎反思當代世界

本書雖然是歷史研究、關注上個世紀初的「帝國」日本型態,然而在當代世界,這種類似「帝國的思考」仍並未消失。以科學之名、以理性之名,看似中立客觀,背後卻可能隱藏著高低階序與種種歧視。本書考察史料,透過種種矛盾來深入分析帝國意識形態,在我們面對今日世界的種族議題、邊緣族群議題、弱勢者議題時,亦能有所啟發,成為反思借鏡。

各界推薦:

瓦歷斯‧諾幹(作家)

呂紹理(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)

孫大川(監察院副院長、臺灣大學臺文所兼任副教授)

陳計堯(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)

陳培豐(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)

陳偉智(臺灣史研究者)

張隆志(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)

詹素娟(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)

作者簡介

松田京子

現任南山大學人文學部教授,長期研究近代日本與東亞地區的文化交流史,此外,也關注臺灣日治時期的原住民相關政策制度、再現等,並由文化史的角度進行考察。著有《帝国の視線―博覧会と異文化表象―》(2003)。

譯者簡介

周俊宇

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,日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候選人,現任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PD(早稻田大學),博士論文主題為近代日本有關臺灣漢人的民族性論述。著有《黨國與象徵:中華民國國定節日的歷史》及學術論文十餘篇。另譯有《日本政治史》(合譯)、《「蕃地」統治與「山地」行政: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》、《近代日本思想史》、《戰後臺灣政治史: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》(合譯)、《國旗、國歌、國慶:近代中國的國族主義與國家象徵》等書。

本书后续版本
未发行或暂未收录
喜欢读〖帝國的思考〗的人也喜欢:

  • 现代价值投资的安全边际:为慎思的投资者而作的25个避险策略和工具 价值投资,投资,安全边际,巴菲特,策略,投资者,工具,商业/管理, 2020-01-01 …
  • 马克思的思想起源 科尔纽,马克思主义哲学,马克思,马克思主义,哲学,马克思主义及其研究,科尔纽著作集,共产主义, 2020-02-20 …
  • 考古的故事 考古,历史,考古学,社科历史,科普,美国,新思文化,2018, 2020-02-20 …
  • 马克思的社会与政治思想 马克思主义,政治哲学,马克思,政治学,哲学,马克思主义及其研究,社会学,经典与解释, 2020-02-20 …
  • 皇帝不在的八月 皇帝のいない八月() 剧情 悬疑 战争 2020-02-20 …
  • 我的高考我的班() 爱情 2020-02-20 …
  • 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黄子平,文学评论,现当代文学经典之作,新人文论,文学理论,文学批评,文学,新人文论纪念版, 2020-02-20 …
  • 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 礼学,思想史,经学, 2020-02-20 …
  • 青年马克思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,马克思主义及其研究,马克思,哲学,马克思主义, 2020-02-20 …
  • 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 礼学,思想史,学术史,经学,清代,历史,礼制, 2020-02-20 …
  • 友情提示

    剧情呢,免费看分享剧情、挑选影视作品、精选好书简介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