闯关东,走西口、下南洋分别是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大的移民潮。鸦片战争以后,清政府放宽了对东北的“柳条边制度”。东北地区人口迅速增长。至1904年清末年间,山东受天灾和战乱影响,很多百姓因此没有了生产资源和土地,迫于生计,拖家带口离开故土前往东北地区,开启了历史上闯关东的高潮。为什么闯关东的山东人不去相对富裕的南方,而是到东北开荒呢?

揭开历史的迷雾,我们看到了中国近代史上闯关东移民潮的内幕。

山东人“闯关东”,为什么不去富裕的南方,反而去严寒之地东北

保护“龙兴重地”,修建柳条边。16世纪,满洲贵族率领八旗大举入关,定鼎北京建立了清王朝。

清政府入关后,把长白山视为大清的龙脉。长白山地大物博,物产丰富,满清视其为“兴龙之地”。

并把东北地区划为保护地带,一方面出于对大清龙脉的保护;另一方面防止朝鲜人进入宽甸等地采挖人参。同时,也保护皇室所需人参、东珠等特产及皇帝巡幸围猎用的围场。

最初皇太极下令休整凤凰城至本溪境,是以宽和高均为一米的,总长度为1300公里的土堤。再以土堤上插上柳条,各柳条间用绳连接,形成由柳条边组成的禁区边界线。

山东人“闯关东”,为什么不去富裕的南方,反而去严寒之地东北

柳条边经过历代修建,形成了似人字形的防御性建筑,平原部分及盛京边墙内称之为边内也称关内。反之地方称为边外。

整个柳条边在沿边每隔一段距离,均设置了边门,并设立哨卡派兵驻守。

边门外,柳条边还修建了300余座边台和封堆用来瞭望和看守。在管理上,柳条边实行了军事化管理。

清代中期,清廷厉行了全面封禁的政策。以至于东北境内形成了数千里之地荒无人烟的场景。虽然偶尔有内地流动人口进入东北进行采金、垦田及伐木活动,但是东北的人口整体数量仍然处于稀少状态。

至19世纪末,东北人口仅为300万左右。而人口的聚集程度直接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水平。这也是导致东北城市不仅在数量上,而且在规模上始终处于低水平发展。

被清廷雪藏的东北城市引起了西方列强的注意,《瑷珲条约》的签订,使东北成为西方列强争夺的一块肥肉。

山东人“闯关东”,为什么不去富裕的南方,反而去严寒之地东北

清廷内忧外患,柳条边禁解除。鸦片战争以后,西方列强的侵略日益猖獗,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,严重的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与主权的独立。

边疆在列强的侵略下,危机加剧。迫于内忧外患的压力,清政府不得不逐渐放弃了柳条边封禁政策。

而此时的中原的人口数量已达到饱和,清政府鼓励剩余土地的开发,对于山头地角等零星碎地也极尽开发。

然而人口急剧膨胀下,人均耕地面积也在迅速减少。而土地兼并之风又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,失去土地的农民生计维艰。

随着连年的灾害及战乱,农业危机不断加重,祖祖辈辈靠耕地为生的山东、直隶两省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。

而南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,连年的战乱,使江浙一带的百姓时常面临着被抓壮丁,或因战争而受牵连而苦不堪言。

大批的山东难民流离失所,陆续拖家带口来到关东这块黑土地谋生。

山东人“闯关东”,为什么不去富裕的南方,反而去严寒之地东北

增加人口密度,抵御沙俄侵略。沙俄抢占东北后,列强的对华侵略已由最初的经济侵略,改变为资本输出。

为了更方便的行驶资本输出,帝国主义在中国不但开工厂,还要向清政府进行政治贷款。

并且垄断矿山的开采,掠夺矿藏。寡廉鲜耻的抢夺铁路的修筑权,用以控制中国的交通大动脉。

1899年4月至1903年7月,沙俄仅用5年时间,在中国领土上修筑了全长为2千多公里的中东铁路。

沙俄借修筑东北铁路,加强了对中国东北领土的控制。当时的清政府意识到了沙俄的扩张野心。

山东人“闯关东”,为什么不去富裕的南方,反而去严寒之地东北

只是以清政府当时的实力,无力与沙俄抗衡,便通过解禁柳条边政策,使大量的百姓进驻东北来抵御殖民侵略。

柳条边政策的解禁使大量的百姓闯关东谋生,尤其是热河、山东一带遭到大旱后,大批灾民涌入东北,而当时的东北不仅有大量的黑土地需要开发,也正处于工业发展的时期。

土壤肥沃、资源丰富的东北给大量山东人提供了生存的机会。东北的社会经济、人口的结构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改变。
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为原创,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转载,如有任何问题,可联系本站本站管理员邮箱!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btdiv.com/article/3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