鍋裡的秘密 新书_图书内容介绍_剧情呢
剧情呢 国产剧 港剧 泰剧

鍋裡的秘密读书介绍

类别 页数 译者 网友评分 年代 出版社
书籍 256页 2020 積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
定价 出版日期 最近访问 访问指数
NT$350 2020-02-20 … 2020-03-03 … 8
主题/类型/题材/标签
美食,料理,食物,饮食,分子厨艺,锅里的秘密,科普,化学,
作者
艾維.提斯 This, Hervé      ISBN:9789866595486    原作名/别名:《》
内容和作者简介
鍋裡的秘密摘要

◎推薦人:飲食旅遊作家、《Yilan美食生活玩家》網站創辦人/葉怡蘭

本書乃艾維.提斯於「分子廚藝」此一名詞未萌時所著,可視為開創近代分子廚藝之經典巨著。

已被翻譯為:徳文╱西班牙文╱義大利文╱日文╱波蘭文╱葡萄牙文

且獲頒:「國立烹飪學院獎」(Le Prix de L’Académie National de Cuisine)

如何單靠一顆蛋黃做出超過二十公升的美乃滋?

這其實與製作泡沫醬汁(Emulsions)的物理學原理相同。

肉塊是怎麼烤好的?這其實與醣類及胺基酸的化學研究有關。

完美的肉凍該如何烹飪?其實只需運用與膠質有關的理化研究就可以辦到。

本書從湯、蛋、肉的烹調到蔬菜的保鮮、烹飪手法、微波爐的加熱原理,以及麵包、蛋糕的烹飪原理,甚至酒、醋的釀製原理談起,引領讀者邁向發掘食材各式形態變化,蒸煮煎烤炸等不同烹調特性的科學探險之途。

對化學物理原理一竅不通的一般讀者無需擔心,科學的妙處就在其目標與規則其實很簡單:除了此領域的專精研究者之外,我們只要知曉宇宙乃由分子構成,而構成分子的則是原子,而食物呢,其實就是化學混合物(話說回來,在我們環境當中,有哪種物質不是化學混合物呢?)!我們藉由烹飪程序改變的,其實就是這混合物的化學特性:當氣味的化合物質在一塊烤肉上生成時,這便是化學反應的結果;而刀切後的香菇之所以變黑,也是化學反應的後果。

食品化學的發展尚屬初期,而化學家們也時時戮力以發現在食物中所發生的反應。但是目前化學家們也僅暼見冰山的一角。我們對與烹飪相關的化學以及物理學的認識甚少,而這種學問就是我們今天所知的「分子廚藝」(gastronomie moléculaire)。

然而,分子廚藝並非創生於現代的一種潮流!

早在十八世紀時,法國廚師曼儂(Menon)便堅持實驗以及理論的必要性,進而徹底改變了烹飪,使其成為一項藝術。1681年,丹尼‧帕龐(Denis Papin)在思考製作帶骨高湯時,無意間發明了壓力鍋。英國著名哲學家法蘭西斯‧培根(Francis Bacon)甚至死於烹飪的研究當中。他為了想要研究降雪與低溫保存之間的關係,在酷寒的冬日來到一農莊買雞,沒料到作實驗時受到風寒,十五天後因支氣管炎而去逝。

遺憾的是,儘管人類登陸月球已經過了四十年,我們對於各星球以及太陽的核心溫度的認識,卻遠遠超過我們對舒芙蕾蛋奶酥中心溫度的了解。

1992年艾維‧提斯和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家教授尼可拉‧庫堤(Nicholas Kurti)成立「分子廚藝國際工作坊」,首開由專業廚師和科學家聯手研究食物烹調法背後原理之先河。隔年便出版本書《鍋裡的秘密》,五年後,艾維‧提斯才將理論名稱簡化成「分子廚藝」(Gastronomie Moléculaire)。因此本書可視為是「分子廚藝」知識的先驅者、「分子廚藝」著作的開端。

作者希望在這本書裡,將廚師與廚師之間、母親與女兒之間(這僅是種說法,畢竟現代社會裡,男性也開始入廚房)代代相傳的經驗法則附予科學上的解釋,並與讀者分享。……在了解原由之後,便能輕鬆執行細節繁瑣的高難度食譜,甚至之後可以依據手上現有食材來調整食譜作法,創作出屬於自己的食譜。

本書目錄烹飪與科學

-小過與大錯

-布里亞‧薩瓦蘭式橙鴨

-愈說愈怕

-鍋裡的化學反應

-通用美食學

新味覺生理學

-味覺的史前時代

-當代的遊蕩與近來的啟示

-人工甘味劑研究的最新進展

-進食時,味覺反會鈍化?

-味覺與顏色

-如何避免食物轉成難看的褐色?

-龍蝦在鮭魚裡頭?

-芬芳與香氣

-如何運用氣味分子?

-辛香料或是植物性香料?

-為何麵包皮比麵包心來得有味道?

-更多新奇的發現……

-吹湯冷卻的原因

牛奶

-如何避免牛奶溢出鍋外?

-這味道來自何處?

-為何人奶比牛奶更容易消化?

凝膠膠質與肉凍

-小牛腳的製作原則

-對水的強力包容力

-為何提煉膠質的速度要緩慢?

美乃滋

-油水相混?

-為何若美奶滋內含有大量油脂,則其稠度會更高?

-為何在美奶滋裡頭加入一片檸檬或是醋,可使它較為流質化?

-一顆蛋黃可以製作出多少的美奶滋?

-為何需要使力攪拌?

-為何需分多次加入油脂?

-為何美奶滋會變質?

蛋的幾種變形

-廚房裡不可或缺的附件

-如何分辨生蛋與熟蛋?

-雞蛋為何會被煮熟?

-為何蛋白先熟於蛋黃?

-為何靠近蛋黃的蛋白部分較難以煎熟?

-煮水煮蛋包時,為何在水裡加醋?

-帶殼水煮蛋的氣味之祕

-雞蛋裡的液體

如何成功製作酥芙蕾蛋奶酥

-由液體製成的慕斯?

-如何知道蛋白打發的程度已經足夠?

-為何避免蛋黃殘留在蛋白裡?

-加鹽,加酸?

-醬料混合物需謹慎處理

-烘焙酥芙蕾時,為何不可將烤箱打開查看?

-烤酥芙蕾的溫度應該如何設定?

-如何避免酥芙蕾在膨脹後塌陷?

烹飪

-柔嫩的秘訣

-如何將食物加熱?

-鍋裡的撞球

-熱對流以及浮渣的去除

-可用於烹飪的光線

-烹飪法的運用

-無熱烹煮法?

水煮肉與高湯

-五十支火腿的典故

-僅能獨沽一味?

-如何煮出香氣四溢的高湯?

-吃水煮肉瘦身?

悶煮

-軟綿而不失香氣?

煨肉

-以肉烹肉

-煨肉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?

-無醬汁煨肉?

老母雞蔬菜燉湯

-如何以鹽調味?

與壓力有關的幾個問題

-為何用壓力鍋烹煮?

-登山烹調術?

燒烤

-汁多味美為最高指導原則

-燒烤的過程為何?

-聖誕節烤火雞

-烹飪時間的計算

-廚師可以訓練出來,燒烤專家卻是天生的

-肉餡以及醬汁

油炸

-為何需要在大量的油中進行油炸?

-為何炸油應該維持乾淨的狀態?

-為何被炸物需維持乾燥

-炸什麼好?

翻炒與炭烤

-翻炒:高溫的煨肉

-有缺陷的常識

更軟更嫩

-堅硬與腐敗之間

-吊頸或吊嘴?

-應該醃漬多少天?

-鳳梨的分解強效

-醫食同源

鹽漬品

-為何嬰兒不應該食用臘腸?

-如何用鹽來乾燥肉品?

微波爐

-微波內蒸法

-微波烹煮的原理

-疑惑與解答

蔬菜、色澤與鮮度

-水與蔬菜

-烹飪時如何保存綠色蔬菜的色澤?

-蔬菜要烹煮多久呢?

-乾燥蔬菜的奧秘

-烹煮時,紅蘿蔔會失色?

-應該如何烹調馬鈴薯?

-可以用奶油來重新加熱一道含有蔬菜的菜餚?

-為何花菜不應該烹煮過頭?

-為何蠶豆使人脹氣消化不良?

-酸菜的發酵奇蹟

-蕃茄的熟成

醬汁

-不是湯汁,亦非泥醬

-質地的各種狀態

-龍蒿蛋黃醬是種溫熱的美奶滋?

-為何荷蘭醬的質地會變稠?

-為何龍蒿蛋黃醬呈不透明狀態?

-製作乳化醬汁失敗的原因?

-為何必須使用最新鮮的雞蛋?

-檸檬汁以及醋的作用為何?

-如何挽救一製作失敗的龍蒿蛋黃醬?

-為何醋可以挽救製作失敗的龍蒿蛋黃醬?

-奶油白醬的奧秘

-燒烤時製作出的乳化醬汁?

-肉膠汁的奧秘

-以雞蛋製作稠化劑

-以血來稠化醬汁

-如何挽救以雞蛋稠化的醬汁?

-以澱粉來稠化醬汁

-為何麵粉可讓醬汁轉稠?

-為何油糊需要長時間烹煮?

-為何以麵粉稠化的醬汁不應過度加熱?

-為何以麵粉稠化的醬汁,還在廚房時應該維持流質?

-除去浮渣

-如何挽救過稠的醬汁,或是稠化過稀的醬汁?

-以麵粉稠化醬汁的過程中,為何需要加入油脂?

-為何要避免在以油糊為基底的醬汁裡加入檸檬汁或是醋?

辣椒

-吃得太好,肥死而已

-辣椒會導致胃穿孔?

沙拉

-沙拉應該事前就準備好?

-油醋醬汁

-調味

優格與起司

-酸與凝乳酶

-謹慎照料

-起司的氣味是如何產生的?

-優格的製作

豐收女神的獻禮

-為何蘋果切開後會轉成褐色?

-製作糖漬水果時,溶液裡應該放入多少糖?

冰淇淋與冰沙

-如何攪拌冰淇淋?

-放到冷凍庫的半成品應該是熱的還是冷的?

-速成冰淇淋

蛋糕

-堅實卻輕巧的基部

-烤蛋白霜的慕斯結構

-何時摻糖?

-可將烤箱門打開?

-攪拌速度過快與蛋黃的兩難

-軟綿的根基

-鮮奶泡

麵糰(油酥麵團、酥粒麵團、千層麵團)

-為何麵團要先靜置之後才進行烘焙?

-有限度的柔捏

-千層之祕

-酥粒麵團

-餅乾裡的氣泡

-發酵麵團

-對糖加熱?

-為何不建議在烹飪時使用阿斯巴甜?

麵包

-如何製作優質麵包?

-水、麵粉以及酵母

-開始上工!

-為何麵粉必須要是乾燥的?

-麵粉是老的好

-發酵

-酵頭

-何時發酵才算完成?

-為何對麵團進行第二次揉捏?

-二氧化碳的功效

-烘焙

-為何麵包會變得不新鮮?

葡萄酒

-入口的,總是較為美味

-以視覺品嚐

-以鼻飲酒

-心醉神迷的開始

-正式品飲

-改進葡萄酒?

-自釀水果酒

-為何紅酒在老化過程中會轉變成棕色?

-為何白葡萄酒在老化過程中會失去其綠色反光?

-如何保存葡萄酒?

-葡萄酒為何流淚?

-飲用葡萄酒之前,需要先行醒酒?

蒸餾烈酒

-如何蒸餾?

-將威士忌優質化?

-低溫蒸餾法?

-為何酒精可令人陶醉?

果醬

-為何檸檬汁可讓果醬成型?

-多少的果膠才算足夠?

-茶應該泡多久?

-茶在奶中,或是奶在茶中?

-改變茶湯顏色?

-以茶壺倒茶時,如何不使茶水溢流?

寒凍與鮮涼

-保鮮探究

-大寒保鮮

-酒精中的醋酸

-需要醋母才能釀醋嗎?

廚房器皿

-如何使銀製餐具再度光亮如新?

-為何使用銅盆來打發蛋白?

-為何在銅鍋裡進行烹調?

-為何使用木匙?

廚房迷思

-尚未有明確解答的幾個疑問

名詞解釋

名詞對照表

作者简介

■作者簡介

艾維‧提斯(Hervé This, 1955-)

法國當代物理化學家,人稱分子廚藝之父。

畢業於巴黎高等物理化學工程學院(ESPCI),巴黎第七大學物理化學博士,現為法國國家食品暨農業研究院(INRA)院士、法蘭西學院化學實驗室「分子廚藝研究室」主持人、巴黎高等科學院(Académie des sciences de Paris)「科學暨文化食品基金會」科學主任、法文版科學人雜誌《Pour la Science》顧問,同時也是法國國立烹飪學院、法國廚師協會、法國廚藝學會榮譽會員,曾獲頒法國國家騎士勳章、國際美食學會獎(Prix de l’Académie Internationale des Gastronomie)等殊榮。

1988年和匈牙利物理學家、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尼可拉‧庫堤(Nicholas Kurti, 1908-1998)共...

本书后续版本
未发行或暂未收录
喜欢读〖鍋裡的秘密〗的人也喜欢:

  • 鍋裡的秘密 美食,料理,食物,饮食,分子厨艺,锅里的秘密,科普,化学, 2020-02-20 …
  • 秘密之旅:蒙娜丽莎的秘密 儿童文学,旅行悬疑少年小说,旅行悬疑小说,少年小说,成长小说,邹凡凡,好书,值得一读,【火雀少年小说】, 2020-02-20 …
  • 秘密之旅:黑骑士的秘密 儿童文学,旅行悬疑小说,旅行悬疑少年小说,少年小说,成长小说,旅行小说,小说,励志, 2020-02-20 …
  • 森林裡的秘密(精裝) 幾米,绘本,几米,台湾,森林裡的秘密,繪本,台灣,jimmy, 2020-02-20 …
  • 森林裡的秘密(平裝) 幾米,绘本,几米,繪本,漫画,台湾,夢,绘者:幾米, 2020-02-20 …
  • 秘密的秘密 剧情 2020-02-20 …
  • 神秘的7(又名:密爱七重奏,七个秘密) 爱情 2020-02-20 …
  • UFO学园的秘密 UFO学園の秘密() 动作 科幻 动画 2020-02-20 …
  • 秘密的……秘密武器 Secretul Armei... Secrete() 喜剧 歌舞 2020-02-20 …
  • 夏天的秘密 ひと夏の秘密() 悬疑 2020-02-20 …
  • 友情提示

    剧情呢,免费看分享剧情、挑选影视作品、精选好书简介分享。